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软通智慧数据要素首席科学家林镇阳博士在2025数字中国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全国首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运营前沿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立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系统性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路创新路径,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迈向纵深阶段。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江,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要素处处长王璟璇,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尹西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区块链与数据服务部部长、产业教授王锋,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郑小林等机构专家共同见证发布。
作为编写组组长、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委会专家,林镇阳在发布现场介绍,报告从高质量数据集全生命周期的宏观视角出发,深度剖析了我国高质量数据集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精心布局标准体系、建设模式、平台架构、流通利用、政策激励和未来展望等七大章节,深入解析数据要素与前沿技术的融合路径及赋能机制,为市场多元参与主体量身打造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与实践指南,助力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林镇阳表示:“高质量数据集是数据要素市场和AI智能融合发展的‘燃料库’,标准化建设将加速数据供给侧改革。报告首创"政策牵引-标准筑基-平台赋能-生态协同"四位一体发展范式,提出三大创新突破:一、构建国内首个"合规-内容-规模-价值"四维高质量数据集标准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二、设计行业级可信数据流通架构,创新"零级-一级-二级"市场联动机理,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协同难题;三、发布"数据要素×科创中心"场景引擎,推动数据服务市场与行业大模型深度耦合和长效运营。”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呈爆发式发展,各行业对高质量数据的需求急剧攀升。当前,中国高质量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已达约4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大幅增长至170亿元。与此同时,以Deepseek为代表的高效推理大模型、智能体快速崛起并广泛部署,数据汇聚产量低、供给质量低、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愈发凸显,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软通智慧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委会等多家单位,精心组织、缜密策划,《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运营前沿报告2025》应运而生。